2013年11月8日上午,全球有記錄以來、登陸風速最高(每小時315公里)的海燕颱風襲擊菲律賓,釀成超過5,000人喪生、上萬人失蹤的重大傷亡,波及約120萬人大舉撤離,刷新菲國史上罹難人數最多的天災統計。

3天後,在波蘭華沙舉行的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》第19屆締約國大會中,菲國特使沙諾(Naderev "Yeb" Sano)忍不住聲淚俱下,呼籲各國積極正視氣候變遷問題的嚴重與急迫性,令所有與會者莫不為之動容。

縱觀這12天的談判過程,富國與窮國明顯分裂為兩個針鋒相對的敵意陣營。先進國家造成全球暖化罪證確鑿,但不願負責者不在少數,且有錢、有技術買排放權、買時間,相對握有談判優勢;開發中/低度開發國家覺得罪不在己,不想平均分擔減排責任(但如遇天災劇變,多只能等待國際援助),故雙方極難達成一致性共識。

雖在最後一刻,各國好不容易通過決議:在2015年於法國巴黎簽署世界第一個「全球氣候變遷協定」(Universal Agreement on Climate Change),且成員國須在此之前宣布其減排溫室氣體的實際計畫/貢獻。但富國與窮國立場涇渭分明的「貧富差距」,勢將如陰魂不散般糾纏全球氣候變遷,致使相關談判陷入泥沼、僵局難解…。

談到貧富差距,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必要之惡,只要整體情況不失控,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視而不見、充耳不聞;但貧富差距並非無解死結,或許還是有識之士的藍海商機。

已故的管理學大師-普哈拉(C.K. Prahalad),早在2004年8月就已著書闡釋「金字塔底層大商機」(The Fortune of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) 的重要性。

書中指出,全球仍有約12億左右的人口,過著一天花費低於1美元的赤貧生活;更有超過40億的窮人,處於財富金字塔的最底層(人均年收入低於1,500美元,以購買力平價(PPP)計算)。普哈拉說,只要企業能提供物廉價美的低價商品,雖然窮人個別消費力不高,但加總起來就是40億以上人口的龐大市場。

普哈拉強調,若企業能善用科技、提供創新服務,建立符合窮人消費者的營運模式,就能透過「低價、薄利、多銷」的方式發掘窮人商機,還能滿足窮人基本需求,更可因此改善貧窮所衍生的社會問題,可說是一舉數得。

「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」(WBCSD)也隨即發展出「共融性事業」(Inclusive Business)的做法:「企業在尋求降低貧窮的過程中,將低收入社區/族群納入價值鏈之中,而不放棄獲利的最終目標」,並鼓勵旗下會員積極投入實施。

最早操作「共融性事業」模式成功的是印度聯合利華(Hindustan Unilever)。他們分析當地低所得消費族群的日常需求,在1987年引進 「Wheel」洗衣粉,開發出低於市價的小包裝商品,有效贏得了人們的消費目光。目前,Wheel已是全球銷售量最大的洗衣粉品牌,在印度擁有超過六億的消費者,年度銷售額超過2,000億盧比(約960億新台幣)。

還有,德盛安聯(Allianz)的「微型保險」(Microfinance)。2010年,他們在10個亞非國家開辦微型保險,擁有超過500萬名客戶、5,000萬歐元的保險收益,雖相較於集團內其他部門,業績獲利並不特別突出,但無形中已發揮多項重要效益,如鼓勵員工教導弱勢民眾學習財金知識,從中提升員工成就感、激發工作士氣,建立未來業務潛在機會,更能大幅提升品牌價值。

簡言之,「共融性事業」是一種具體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政策及營運方式,不僅能有效強化企業競爭力,還能改善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環境,再進一步以創造社會價值帶出經濟價值,緊密開展業務範圍與社會進步間的交互關係,創造一個生生不息的良性社經循環,實與哈佛管理學院麥可.波特教授倡議的「創造共享價值」(CSV)有異曲同工之妙,值得有志於此的企業家們深思參考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千萬超業李永勤 的頭像
    千萬超業李永勤

    房仲千萬超業李永勤ROSS9413

    千萬超業李永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